當甲午之役後,清室割讓台灣,日方將宗祠徵用為武德殿及興建台灣總督府,陳氏家廟被迫拆除,陳氏族人先將祖先神位暫遷至陳雲林的私宅,後又遷到瑞記茶行陳瑞星的住處供奉;另一方面,經陳氏族人不斷向日本政府抗爭、陳情,後來才同意重劃大稻埕下奎府町陸軍用地(今寧夏路二十七號),用資交換,另建一陳姓宗祠,做為祖堂新址。
宣統三年辛亥(1911年)在陳廷植、陳江流及陳瑞星等人的發起下,陳氏族人不惜鉅資,遠自福州聘請工匠及採購建材,由大稻埕慈聖宮的重建匠師陳應彬於民國元年(1912年)主持重建,至民國3年甲寅(1914年)完工,落成後除恭迎先祖三神主歸座,並進奉孔聖一再以大孝稱道的陳族太始祖帝舜重華公。
日治時期,日政府曾全力推動皇民運動,獎勵說日語以及變更姓名為日式姓氏,威迫利誘,無所不用其極,獨陳氏族人賴此一宗祠為精神維繫,從沒有變節忘祖之行為發生。宗祠之功,至此益見其偉。
|